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文化多元的时代,教育领域也在不断探索创新,力求以更具吸引力、亲和力的方式触达受众。其中,打造具有特色的教育 IP 成为了众多教育机构、部门的重要举措。而北京教育考试院推出的 “北北”“京京” 这对高考专属 IP 宣传形象,宛如一颗投入教育 IP 领域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为我们展示了教育 IP 借助地域文化出圈的精彩范例。
一、“北北”“京京” 亮相,崭露头角引关注
今年高考前夕,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视频号首都教育发布的高考前温馨提示短视频中,北京教育考试院 2025 年高考专属 IP 宣传形象 “北北”“京京” 正式亮相,瞬间吸引了无数目光。这对形象由中国戏曲学院师生创作团队精心设计,他们深入挖掘中国传统色彩文化与符号内涵,为 IP 形象赋予了独特气质。
女孩 “北北” 身着粉色系服装,粉色在中国文化中寓意美好、温柔与希望,生动展现了莘莘学子怀揣梦想的青春底色。她手中紧握的向日葵,既取 “一举夺魁” 的谐音祝福之意,又象征着学子们如向日葵追光般对知识的向往和积极进取的朝气。男孩 “京京” 身着蓝色服装,蓝色在中国传统语境里象征沉稳、理智与博学,精准契合了学子求知路上所需的专注与学识积累。他手持 “金榜题名” 的祝福,借传统科举文化符号传递对考生 “一举高中” 的美好期许。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北北” 与 “京京” 以龙的形象呈现,这一设计巧妙呼应了家长 “望子成龙” 的殷切期盼,也承载着国家与社会对年轻一代成长成才的深厚期许,实现了传统意象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
二、紧扣地域属性,文化融合巧构思
在名称与标识设计上,“北北” 和 “京京” 紧扣 “北京” 地域属性与教育考试院职能。“北北” 身上的 “北” 字、“京京” 身上的 “京” 字,二者组合直接关联 “北京”,简洁有力地强化了地域标识。同时,两个 IP 形象头饰融入北京考试院标志,与 “北”“京” 文字元素相呼应,精准点明服务主体,让 IP 形象成为连接地域文化、教育职能与公众情感的纽带,在保留文化韵味的同时,实现了清晰的主题表达,兼具辨识度与美好寓意。
北京教育考试院作为承担北京地区各级各类教育考试招生任务的专业机构,其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此次推出 “北北”“京京”,不仅是一种宣传创新,更是对北京地域文化与教育事业深度融合的一次生动诠释。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从故宫、长城等历史古迹,到京剧、烤鸭等特色文化符号,都是这座城市的文化名片。而 “北北”“京京” 的出现,就像是从北京深厚文化土壤中生长出的新芽,汲取了地域文化的养分,展现出独特魅力。

三、借势地域文化,教育 IP 出圈路
-
引发情感共鸣:地域文化对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来说,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北北”“京京” 所蕴含的北京地域文化元素,如北京的简称 “北”“京”、传统色彩、龙的形象等,能迅速唤起北京考生及家长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这种情感共鸣使得他们对这对 IP 形象产生亲近感,进而更容易接受与之相关的教育信息。相比一些缺乏文化根基的 IP 形象,“北北”“京京” 凭借地域文化的加持,在受众心中扎下了根。
-
丰富传播内容:地域文化为教育 IP 的传播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围绕 “北北”“京京”,可以创作一系列与北京地域文化相关的故事、漫画、视频等内容。比如,可以讲述 “北北”“京京” 带领考生游览北京的历史文化景点,在过程中穿插讲解高考备考知识;或者以北京的传统节日为背景,设计 “北北”“京京” 与考生一起过节并送上祝福的情节。这些内容既能传播教育信息,又能弘扬北京地域文化,使传播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吸引更多受众的关注。
-
拓展传播渠道:借助地域文化的影响力,教育 IP 可以拓展更广泛的传播渠道。北京作为全国的文化中心,拥有众多的媒体资源、文化活动平台等。“北北”“京京” 可以借助这些平台进行传播,如参加北京的文化展览、与北京的媒体合作推出专题报道等。此外,北京的高校、中小学等教育机构也可以成为传播的重要阵地,通过校园活动、校内媒体等渠道,让 “北北”“京京” 深入到学生群体中。例如,北京的一些学校可以邀请 “北北”“京京” 形象的创作者到学校举办讲座,介绍 IP 形象的设计过程和背后的地域文化内涵,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力。
四、借鉴与启示,教育 IP 发展新方向
-
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其他教育机构或部门在打造教育 IP 时,应深入挖掘所在地的地域文化。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地理、民俗等文化资源,这些都是教育 IP 的宝贵素材。比如,在西安打造教育 IP,可以围绕兵马俑、古城墙等历史文化遗迹,设计具有秦朝或唐朝文化特色的 IP 形象;在成都,则可以结合川菜、熊猫等地域特色,塑造可爱有趣的教育 IP。通过深入挖掘地域文化,使教育 IP 具有独特性和差异化,更容易在众多 IP 中脱颖而出。
-
注重文化与教育融合:“北北”“京京” 的成功在于将地域文化与教育职能紧密融合。教育 IP 不仅仅是一个形象,更是传播教育理念、知识的载体。在设计教育 IP 时,要将地域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入到教育内容中,实现文化与教育的有机结合。例如,在开发与教育 IP 相关的课程或活动时,可以引入地域文化中的历史故事、传统技艺等,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感受地域文化的魅力。
-
持续创新与运营:教育 IP 的打造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续的创新与运营。“北北”“京京” 在亮相后,还需要不断推出新的内容、开展新的活动,保持其热度和吸引力。教育机构或部门要建立专门的运营团队,负责教育 IP 的策划、推广、维护等工作。通过社交媒体、线下活动等多种渠道,与受众保持互动,收集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教育 IP,使其更好地满足受众需求,实现长期的发展与出圈。
北京教育考试院 “北北”“京京” 这一教育 IP 的成功,为我们揭示了借助地域文化实现出圈的有效路径。在未来,相信会有更多的教育 IP 借鉴这一经验,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宝藏,打造出更多具有特色、富有影响力的教育 IP,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用IP为品牌赋能 | 让品牌更有价值】
橙象设计专注品牌 IP 全链路服务:
核心服务:品牌 IP 设计 | IP 策略规划 | IP 形象塑造 | IP 衍生品开发
咨询热线:0755-22213978
官网直达:www.oebrand.com.cn(查看更多 IP 案例)